是的,马拉松比赛必定设置补给站,且其分布和物资供应是赛事组织的核心环节。以下是具体说明:
1. 补给站设置标准
间隔距离:根据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规定,马拉松赛道每5公里必须设置一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。超过10公里的项目,需间隔设置饮用水站和运动饮料站;超过25公里的项目(如全程马拉松),还需额外提供能量补给品(如能量胶盐丸香蕉等)。特殊调整:部分赛事因天气炎热或赛道难度高,可能缩短间隔至2.5公里(如每2.5公里设饮水站每5公里设饮料站)。位置要求:起点终点以及关键路段(如折返点)必须设置补给站,且需有明显标识(高度不低于2.5米)。 2. 补给物资分类
基础补给:饮用水:每个补给站必备。运动饮料:含电解质,用于补充盐分(如每5公里或10公里后的饮料站)。能量补给:超过25公里的项目需提供能量胶盐丸香蕉等。部分赛事在15公里25公里35公里等处专设能量补给站。特殊物资:高温天气增设降温海绵冰块喷淋设备。 3. 选手补给注意事项
提前补给:避免等到口渴或抽筋才补充,建议每站少量多次饮水(每次200-300毫升)。能量胶使用:选择熟悉的品牌,陌生品牌可能引发肠胃不适。盐分补充:出汗量大时需额外补充盐丸,每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一颗。 4. 赛事案例参考
北京半程马拉松(2025):明确在赛道沿途设置饮水/用水站能量补给站,并分时段提供物资。深圳大学城马拉松:采购大量运动饮料(80箱)和饮用水(130箱),确保参赛者及工作人员需求。⚠️ 5. 违规风险提示
若赛事未按标准设置补给站,可能因违规被中国田协处罚。例如,未提供足够饮水站或能量补给,可能影响赛事评级。
百富策略网站论坛 总结
马拉松补给站是强制配置且分布科学,主要提供水运动饮料能量食品三类物资。选手需结合自身需求(如出汗量体能状态)灵活利用站点,并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。具体赛事的补给安排可通过赛事手册或官网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