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微太乙:身命十二宫分析(太乙身命十二宫查法)

易吉名 47 0

太乙神数入门

  太乙格局

  太乙式有若干格局。格局是固定的式局,用这些固定的式局来进行预测判断,以确定天变灾异,内外祸福,治乱兴衰。这些格局是古已有之的固定成式,如二目与太乙同宫为掩,主客大小将与太乙同宫为囚,主客大小将在太乙左右为挟,文昌在太乙左右为迫,始击在太乙左右为击,等等。至于这些格局能否起到预测作用,能否应验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

  一、掩

  文昌加临太乙宫,或始击加临太乙宫为掩。掩表示阴盛阳衰,阳被阴掩,象日蚀,太阳被蚀去半边,这是不吉之兆。

  掩又有掩袭劫杀之义,主王纲失序,君弱臣强。若太乙在阳绝之地,君主有凶;太乙在阴绝之地,大臣受诛。若主算和,大将可免灾;主算不和,凶。

  岁计遇掩,人君宜修德谨身,任忠良,远小人,薄赋税,安人民。

  二、迫

  文昌在太乙前一辰为外辰迫,在太乙前一宫为外宫迫;文昌在太乙后一辰为内辰迫,在太乙后一宫为内宫迫。辰迫灾缓而轻,宫迫灾重而疾。

  李淳风说,外迫为明迫,主外寇攻内;内迫为暗迫,主权臣窃柄。若遇迫之岁,太岁在太乙前,阳年灾深,阴年灾浅;太岁在太乙后,阳年灾浅,阳年灾深。

  岁计遇迫,不宜用兵,主兵、客兵俱败。

  三、关

  主大将、主参将、客大将、客参将,主客四将同宫为关。关为关防守备警惕之义。主客大小将同宫,似一林有一虎,一泉有二蛟,相持争锋,势不两立不象,宜练精兵,据险隘,加强防备,不可懈怠。

  岁计逢关,主将相有攻伐之危。

  时计逢关,宜先举兵以应客(变主为客);若后起兵,为主,则凶。

  岁、月、日、时四计之数,如主客四将同宫为关,多算者胜,少算者负,算和者胜,算不和者负。

  四、囚

  主客大小将与太乙同宫为囚。囚为拘击、篡戳之义。主以下犯上。

  岁计遇囚,若太乙在易气、绝气之地,君主有奔败崩篡之厄,大凶;若太乙在绝阳、绝阴之地,阴谋自败,大臣有被诛之灾。

  主客四将与太乙同宫,若近天目,谋在同类;若近地目,谋在内部。主客二目,算和者谋可成,算不和者,谋不可成。

  平安之世,迂囚格,不宜先举兵,只宜固守。

  五、击

  始击在太乙宫左右为击。始击在太乙前一辰为外辰击,在太乙后一辰为内辰击;始击在太乙前一宫为外宫击,在太乙后一宫为内宫击。击为纵夺搏击,上下相凌之义。主臣凌君,卑欺尊,下僭上。君相互忌,不利有为。

  外击为诸候侵凌,臣下生逆心;内击为亲附后妃之属,凌上为患。

  六、格

  始击、客大将、客参将与太乙宫相对为格。

  格是变革的意思,又有僭凌抗衡,政事上下相隔之象。

  岁计逢格,太乙在易绝之地,不利有为,主算不和者败。

  七、对

  文昌与太乙所在宫相冲为对。

  对为对冲之义。岁计遇对,大臣欺君塞贤路,逐忠良,将吏挟奸欺迫之象。

  若主客四将与太乙宫对,皆为将吏挟奸,臣下欺君。

  岁计遇对,人君宜用忠良,抑奸佞,安孤抚民,以免倾危之变。

  八、挟

  文昌、始击同在太乙左右为挟。主大将与主参将同在客目左右,客大将与客参将同在主目左右,主客四将同在太乙左右,均为挟。

  挟有挟持之义。

  二目以四将挟太乙,为大臣专权。客大小将挟主,主败;主大小将挟客,客败。

  一、八、三、四宫为内;九、二、七、六宫为外。

  主目值挟,若在内宜战;客目值挟,若在内亦宜战。

  九、四郭固

  文昌囚太乙宫(文昌与太乙同宫),主大将、主参将关,为四郭固。始击囚太乙宫,客大将、客参将关,亦为四郭固。

  四郭固是指天子之都邑,四面皆有城墙,宜坚壁固守,谨防灾变。

  十、四郭杜

  文昌与客参将相并,客大将与主参将相并,又逢掩、迫、关、格,为四郭杜。

  四郭杜为关梁闭塞不通之象,谋事不成。

  十一、三门具不具

  三门是指开、休、生三吉门。若太乙、天目在开、休、生三吉门之下,为三门不具。若太乙、天目不在开、休、生三吉门之下,为三门具。

  三门不具,不利兴兵;三门具,大利。

  开门面对杜门,休门面对景门,生门面对死门。太乙、天目在三吉门之下,若兴兵,为弃吉门向凶门,所以不吉。太乙、天目不在三吉门之下,若兴兵,就是避凶趋吉,弃死就生,所以吉。

  十二、五将发不发

  文昌、始击、主大将、主参将、客大将、客参将为五将。

  文昌无囚、迫,始击无掩、击,主客大小将无关囚,为五将发,否则为不发。

  发为兵强将勇,发必中,举必成,战必胜。三门不具不可出兵,五将不发不可临阵。

  太乙阴阳数

  数有奇偶,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。故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为阳数,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为阴数。

  太乙八宫(太乙不入中五宫,所以中五宫除外,故称八宫),以八、三、四、九宫为阳宫,二、七、六、一宫为阴宫,这是按八卦方位分阴阳,北方、东方为阳,南方、西方为阴,不以宫数分阴阳。

  太乙式中,奇偶之数与八宫相配,又产生重阳、重阴、阳中重阴、阴中重阳、杂重阳、杂重阴之数,进而又产生数和、不和、上、中、下和之数。

  一、重阳数

  三、九为奇数,奇数为阳数,而三、九又配在阳宫,是为纯阳,三、九自临(自相重叠)为重阳。所以三十三、三十九为重阳之数。

  二、重阴数

  二、六为偶数,偶数为阴数,而二、六又配在阴宫,是为纯阴,二、六自临,为重阴,所以二十二、二十六为重阴之数。

  三、阴中重阳数

  一、七为奇数,奇数为阳数,而一、七又配在阴宫,是为杂阳,一、七自临,为阴中重阳,所以,十一、十七(十同于一)为阴中重阳之数。若再与阳奇之数相并,为杂重阳,所以十三、十五、十九、三十一、三十三、三十五、三十九为杂重阳之数。

  四、阳中重阴数

  四、八为偶数,而四、八又配在阳宫,是为杂阴,四、八自临,为阳中重阴,所以四十四、四十八为阳中重阴之数。若再与偶阴之数相并,则为杂重阴,所以二十四、二十八为杂重阴之数。

  五、上和数

  一为奇数而配在阴宫,四、八为偶数而配在阳宫,一与四、八相配,为奇数与偶数,阴宫与阳宫相配,奇数阴阳相互为用,是为上和之数。所以十四(十相当于一)、十八为上和之数。

  六、次和数

  二、六为偶数配在阴宫,三、九为奇数配在阳宫,此为阴、阳独立之数,二者相配为次和,所以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二、三十六为次和之数。

  七、下和数

  阳独立之数与阳自和之数,配阴独立之数与阴自和之数,这种阴阳互配为下和,所以十二、十六、二十一、二十七、三十四、三十八为下和之数。

  八、三才数

  天、地、人为三才。数中无十,为无天,主天有变异,日月亏蚀,五纬失度,彗孛飞流,霜雹为害。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为无天之算。

  数中无五,为无地。无地之算,主地有变异,山崩地震,河涌川流,蝗蝻为灾。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三、十四、二十一、二十二、二十三、二十四、三十一、三十二、三十三、三十四为无地之算。

  数中无一,为无人。无人之算,主人有变异,口舌妖言,疾疫流行,迁徙流亡。算得十、二十、三十、四十为无人之算。

  《金镜》云:“若得十六、二十六、三十六、十七、二十七、三十七、十八、二十八、三十八、十九、二十九、三十九,为天、地、人三才具足之算。”又说:“无十者,主将不利;无五者,参将不利;无一者,兵士不利,主算、客算皆依此断。”

  九、长短数

  主算、客算十一以上为长,单九以下为短。长宜缓利深入,短宜疾利浅入,算长为胜,算短为负。

  十、不和数

  太乙在阳宫,算得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奇数,或太乙在阴宫,算得二、四、六、八偶数,皆为不和之数。

  二目在正宫为阳宫,二目在间辰为阴宫。二目在阳宫,算得奇数,或二目在阴宫,算得偶数,皆为不和之数。

  二目算得十一、十三、十五、十七、十九、三十一、三十三、三十五、三十七、三十九为阳数,复临正宫,为不和之算。

  二目算得二十二、二十四、二十六、二十八为阴数,复临阴宫,为不和之算。

  算和之时,天地气交,阴阳气和,为顺为吉祥;算不和之时,天地之气不交,阳阳不和,为逆为灾咎。

  太乙身命十二宫

  古代的命理著作在推演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时,一般都把人一生的命运分成十二个方面,即:命宫、兄弟宫、妻妾宫、子孙宫、财帛宫、田宅宫、官禄宫、奴仆宫、疾厄宫、福德宫、相貌宫、父母宫。这十二个方面(十二宫)就组成一个人一生的命运。命宫为首,也是最重要、最关键的一宫,由命宫可看一个人一生的概略命运,由其他各宫细推各个方面的情况。如:兄弟宫可推出有兄弟几人,兄弟们的尊贵,贫富,财帛宫可推出一生中财运,或富或贫,或先贫后富,或先富后贫,等等。十二宫又统称为身命十二宫。

  为什么一定要分为十二宫呢?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有十二次(十二天将,又称月将),地有十二辰(十二地支),人有十二宫,天地人三位一体,相互感应,三者是一致的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天地自然界与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,天地自然界的变化、变异,人间相应地产生祸福灾异,一个人的命运穷通也与天地自然界紧密相连。这就是古代有名的“天人观”,或称“天人感应观”。这种观点,几乎统治了我国古代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。上述观点,就是身命十二宫的理论基础。

  天地自然界的变化,尤其气候的变化,对人的身体状况,疾病状况以及生产、生活会带来影响,这一点谁都可以理解。如果认为天地自然界的变化,与人一生的命运穷通、吉凶祸福相关,我们就感到大惑不解了,这正是我们现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应探讨的一个问题,以解此千古不惑之谜。

  现在再回过头来讲身命十二宫。古代的四柱运势法一般都采用身命十二宫进行推演,太乙运势术也基本如此。但太乙命法中除身命十二宫之外,又多出身宫、日宫和时宫,实际成了身命十五宫,在称法上还是统称身命十二宫。

  太乙命法比四柱命法为什么要多出身宫、日宫和时宫这三宫呢?这是由太乙独特的推演道具和方法所决定的。也就是为了适应太乙推演方式和方法的需要,才又增了身宫、日宫、时宫,实际采用身命十五宫。这一点并不足为奇。

  下面,对身命十二宫(实际十五宫)具体的推演方法和内容分别作详细介绍。

  (一)命宫

  命宫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,至关重要。命宫为十二宫的首宫。十二宫的排列顺序是:一、命宫;二、兄弟宫;三、妻妾宫;四、子孙宫;五、财帛宫;六、田宅宫;七、官禄宫;八、奴仆宫;九、疾厄宫;十、福德宫;十一、相貌宫;十二、父母宫。十二宫与十二地支相配,先确定命宫的位置,其他各宫依次顺排或逆排。

  1、安命宫法

  命宫的起法是以所生之月支加临所生之年支,依次排列十二支,以所生之时支定命宫。阳年生的男命和阴年生的女命顺行,阴年生的男命和阳年生的女命逆行。

  什么是年支、月支、日支、时支呢?

  我国古代是以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的相互配合以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,因此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配合就出现六十个单位,叫做六十甲子。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如下:

  六十甲子顺序表

  1.甲子11.甲戌21.甲申31.甲午41.甲辰51.甲寅

  2.乙丑12.乙亥22.乙酉32.乙未42.乙巳52.乙卯

  3.丙寅13.丙子23.丙戌33.丙申43.丙午53.丙辰

  4.丁卯14.丁丑24.丁亥34.丁酉44.丁未54.丁巳

  5.戊辰15.戊寅25.戊子35.戊戌45.戊申55.戊午

  6.己巳16.己卯26.己丑36.己亥46.己酉56.己未

  7.庚午17.庚辰27.庚寅37.庚子47.庚戌57.庚申

  8.辛未18.辛巳28.辛卯38.辛丑48.辛亥58.辛酉

  9.壬申19.壬午29.壬辰39.壬寅49.壬子59.壬戌

  10.癸酉20.癸未30.癸巳40.癸卯50.癸丑60.癸亥

  用六十甲子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,从甲子起,至癸亥止,周而复始,往复循环。以纪年而论,甲子年,甲为年干,子为年支,乙丑年则乙为年干,丑为年支,纪月、纪日、纪时也是如此。对一般读都来说,取年干支、月干支、日干支、时干支,只要查看《万年历》也就可以了。

  还须说明的是,月支又称为月建,一年十二个月,各月的月支是固定的,它们是:

  正月寅;

  二月卯;

  三月辰;

  四月巳;

  五月午;

  六月未;

  七月申;

  八月酉;

  九月戌;

  十月亥;

  十一月子;

  十二月丑。


标签: #身宫 #分析 #太乙 #星座 #命身十二宫